DB2301∕T 161-2024 地质雷达法冰上活动区域冰层厚度检测技术规程(哈尔滨市)
ID: |
D2526577377F4ECE81B4AB0076C9634D |
文件大小(MB): |
0.38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ICS ICS,17.040.99 17.040.99,CCS CCS CCS,P 11 23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方标准,DB 2301/T 161—2024,地质雷达法冰上活动区域冰层厚度检测技术规程,2024 - 06 - 03发布,2024 - 07 - 03实施,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2301/T 161—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冰雪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冰雪产业协会、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马迭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文化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文旅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文松、贾连琦、辛立敏、孔庆滨、周巍、黄华、郭宏伟、赵经涛、黄训军、郭子扬、肖会刚、董淑慧、刘伟康,DB 2301/T 161—2024,1,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 冰上活动区域层厚度检测技术规程 冰上活动区域层厚度检测技术规程 冰上活动区域层厚度检测技术规程 冰上活动区域层厚度检测技术规程 冰上活动区域层厚度检测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质雷达法冰上活动区域冰层厚度检测技术的基本要求、检测范围与需求、设备与技术准备、参数设定与标定、现场工作、数据分析与检测报告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哈尔滨市辖区内在自然水域冰盖上举办各类冰上活动时,保障冰层和活动安全而进行的冰层厚度检测工作,其他冰层厚度检测工作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地质雷达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向被测目标发射高频电磁波束,通过分析反射电磁波束信号特征从而确定被测目标特性的电磁勘探装置,[来源:JTG/T C22—2009,2.1.11,有修改] 清沟 lead,在冻结的河道中的一段未冻结或冻结程度较轻、相比其他位置冰层厚度减半甚至更薄的河段,注: 清沟通常是由于温暖的地下水或污水排入、或急流处不易冻厚而形成的,[来源:SL 59—2015,3.14,有修改] 测线 survey line,探测路线,一般为直线,也可根据被测区域遮挡情况进行调整;可布置成网格状,测线间距应视水域特点和检测需求确定。 冰盖 ice carapace,横跨两岸覆盖水面的固定冰层,[来源:SL 59—2015,3.12] 冰缝 ice crack,封冻冰盖上的裂缝,[来源:SL 59—2015,3.20,有修改] 冰上冒水 upwell water from ice cover,从封冻冰盖的裂缝、孔洞等处向上冒水的现象,DB 2301/T 161—2024,2,[来源:SL 59—2015,3.28,有修改] 冰上结冰 aufeis,冰上水洼、流水、冰上冒水或雪融化后在负温下再次结冰的现象,[来源:SL 59—2015,3.32,有修改] 冰层塌陷 ice sheet depression,封冻冰盖凹陷或断落的现象,[来源:SL 59—2015,3.34,有修改] 量冰尺 ice ruler,测量冰厚的专用测尺,[来源:SL 59—2015,3.52] 超声波冰厚仪 ultrasonic ice thickness meter,应用超声波测厚原理测量冰厚的仪器,[来源:SL 59—2015,3.53] 测距轮 distance measurement wheel,一种通过转动来测量距离的装置,每转动一圈产生固定的脉冲数;实际测距时,根据总脉冲数和测量轮的周长可以确定距离,4 基本要求 局部定点冰层厚度可使用量冰尺通过钻孔测量,或使用超声波冰厚仪进行测量;厚度超过50 cm或大范围冰层厚度宜采用地质雷达通过电磁波反射原理进行检测。 冰层厚度检测应给出冰层厚度及其对应的地理坐标或其他定位信息,应同时记录检测时的环境温度。 冰层厚度检测应满足测量时效性、准确性和精度的要求。 冰层厚度检测的基本程序应包括:,a) 确定检测范围与检测需求;,b) 设备与技术准备;,c) 参数设定与标定;,d) 现场工作;,e) 数据分析与检测报告编写,5 检测范围与需求 根据水域特点、冰上活动类型、区域和特点确定检测需求、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括检测范围、重点检测区域、测线分布与间距、检测方式和检测频次等;必要时应进行现场踏勘,6 设备与技术准备,DB 2301/T 161—2024,3,冰层厚度检测宜采用时间域地质雷达。 冰层厚度小于90 cm时,宜采用中心频率大于等于900 MHz的天线;冰层厚度大于90 cm时,宜采用中心频率为600 MHz~900 MHz的天线;在满足检测厚度的前提下,宜优先选用高频天线。 地质雷达主机系统增益应大于120 dB,模/数转换位数应大于等于16 bit。 用于冰层厚度检测的地质雷达在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保温和防护措施保证雷达主机及其采集设备所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在其工作温度和工作湿度范围内。 工作电源宜选用便携式蓄电池,宜保证地质雷达主机在冬季室外环境连续工作4 h以上。 地质雷达应配备测距轮,并在使用前标定测距装置;宜在测量过程中打标,数据处理时进行距离修正;工作期间宜同时使用全球导……
……